当前位置:首页 > 足球 > 中超

苏超们不应该,也无法站在中超的对立面

时间:2025-08-19 19:38:58 来源:体育产业独立评论


导语

【文眼】苏超,以及众多追随者们与中超完全不是一类商业产品,八竿子都打不着。通过吹捧苏超而贬低中超的言论可以休矣,苏超们不应该,也无法站在中超的对立面。

作者丨张宾

图片丨来自网络


经过几个月的发酵之后,苏超目前尚没有明显降温的趋势,媒体和公众依旧对此保有充分的热情,甚至开始出现了“赣超”、“浙超”、“湘超”、"汉超“等众多草根足球赛事。外界也已经开始探讨“苏超”模式能够成为中国足球发展路径上的全新尝试,拯救低谷中的中国足球于水火之中。

详情可参阅: hualun@翻转体育,公众号:体育产业独立评论

足球联赛体系,作为一种商业形态,具有基本的商业运行逻辑。苏超,以及众多追随者们,并不具备这种商业模型,它是由政府层面主导和推动的文旅产品,在推动城市文旅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已经是一个成熟的体育商业范本。

苏超的火爆是不容抹杀的,但其文旅产品的属性决定了它的成功很可能是阶段性,无法融入到中国足球的职业赛事体系之中,也不可能成为中国足球的根基。

详情可参阅: 张宾,公众号:体育产业独立评论

政府主导是“苏超”巨大的优势,但也决定了它作为一个体育商业的先天不足。没有人会否认现在苏超的火爆程度。南京队主场与苏州队的比赛上座人数能够超过6万人,在国内,也只有国足的比赛上座人数有可能超越这个数字。毫无疑问,6万人所创造的商业价值是惊人的,这对于南京文旅消费的拉动肉眼可见。

在爆火之后,苏超在商业层面也成为了“宠儿”,赞助商包括了京东、伊利等知名企业,以及江苏银行等当地企业。赞助商数量的飙升以及金额的上涨,当然是好事,但是与赛事本身高昂的运营成本来说杯水车薪。

一个足球职业联赛体系,除了球队的运营成本之外,核心成本还包括场地租赁费、安保费用等。如果剥离出政府投入的资金和资源,苏超现有的门票收入以及赞助收入是完全无法支撑赛事体系正常运营的。


作为一种商业形态,职业赛事体系的收入主要取决于转播权、赞助以及门票收入。苏超的转播权并卖不出什么价格,再加上门票和赞助收入相对微薄,使其一旦脱离了政府的“供血”就将无以为继。

作为一个文旅项目,苏超无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对于江苏的文旅消费,乃至城市形象都有直接的带动。但是,政府的资源投入不可能无限度持续下去,一旦在投入上进行收缩,缺乏自我造血功能的“苏超”有可能陷入到恶性循环之中。

其他“这超”、“那超”,作为追随者,与苏超步调出奇的一致。毕竟,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没有政府层面的支持,“这超”、“那超”们只是民间草根足球爱好者自娱自乐的项目。

而且,从商业层面来说,一个联赛体系迥异于一项商业赛事。后者赚钱还是赔钱,往往就是一锤子买卖,而前者打得是一场持久战。

苏超,以及众多追随者,无法像一个职业赛事体系那样走下去的另一大先天不足是:它的球队不是以俱乐部的模式而存在的。这违背了职业赛事体系的基本规律。

当然,苏超球队并不是以俱乐部的方式而存在,有自身的优势,运营成本相对低廉。但现在这种业余球队的模式,决定了它的上限并不高。任何一个职业联赛都是靠俱乐部去聚拢球迷,形成独特的球迷文化,进而使之迸发出更大的商业价值。

现在苏超的文化形成, 是在江苏省独特的“十三不靠”的地缘特色文化之上形成的城市荣誉感。这种球迷文化以缥缈的城市荣誉感为主体,缺乏凝心聚力的实体,很容易成为“无源之水”。

而且,球队对于球迷的吸引力取决于球星的数量和质量。苏超的球队虽然为很多职业球员进行了报名,但他们大多数吸引球迷的“幌子”。作为职业球员,有合同在身的他们很难为业余球队效力。退一万步讲,即便他们能够偶尔在苏超赛场上“客串”一下,对球迷的吸引力也是非常有限的。

一个没有球星的联赛,早晚会导致球迷的审美疲劳。现在出现在苏超赛场上的观众大多是“热闹粉”,被流量所驱动来凑凑热闹。等这股流量的潮水褪去,还有多少人愿意真刀真枪地支持自己喜欢的球队,取决于球队是否有自己喜爱的球星,能够在一个竞争激烈的联赛中取得足够多的荣誉。

而一旦球队开始商业化运作,想要吸纳球星的加盟,靠打家乡牌是行不通的。这就需要实打实的投入,即便是吸引职业生涯已经进入暮年的明星,也需要不菲的开支。在足球俱乐部并不是好的投资标的的当下,没有了政府资源的扶持,还有多少投资人愿意趟这摊浑水,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得出。

往前追溯,中超的很多俱乐部在发展之初也都是仰仗政府的资源,从而快速崛起。但是,这种投入基本上都是不可持续的,往往随着“足球市长”的挂印而去,从而陷入一地鸡毛之中。即便是现在,很多俱乐部的投资方也是国资,本质上还是政府资源驱动的,但是大多都陷入了进退失据的窘境之中,比如山东泰山、成都蓉城。

详情可参阅: 张宾,公众号:体育产业独立评论

究其根源,政府的资源投入往往都是短期的,也需要切实看到效果。但是联赛体系的独特性就是需要持续高投入,且“自我造血”能力差,等到政府资源投入下降之时,它也就进入了衰退期。未来很可能变成自娱自乐、乏人问津的民间足球赛事。

如果苏超,以及追随者们将自己定义为一项足球联赛体系,商业模型决定了它很难持续下去,热度早晚会散去;而如果苏超将自己定义为一项文旅产品,它已经成功了,未来热度消散又有什么关系呢?

从这个角度上去理解,苏超,以及众多追随者们与中超完全不是一类商业产品,八竿子都打不着。通过吹捧苏超而贬低中超的言论可以休矣,苏超们不应该,也无法站在中超的对立面。


对于现在的中国足球来说,百花齐放自然不是坏事,苏超们,以及中超、中甲、中乙在各自的赛道上蓬勃发展,那也是中国足球之幸。



上一篇: 媒体人:三镇今年保级没问题,但未来如何求得大发展是个问题

下一篇: 中超判官浙江已经干掉一个前4里面就差海港跟成都蓉城

热门专题

更多

相关信息

相关集锦

热门TAG

足球 篮球 NBA 英超 西甲 中国足球 意甲 中超 中国篮球 CBA 湖人 皇家马德里 德甲 转会 曼联 巴塞罗那 五洲 勇士 法甲 利物浦 曼城 阿森纳 拜仁慕尼黑 詹姆斯 切尔西 国际米兰 AC米兰 火箭 转载 快船 欧冠 雷霆 花絮 中国男足 巴黎圣日耳曼 尤文图斯 掘金 独行侠 国家队 太阳 库里 西部 凯尔特人 森林狼 热刺 比赛集锦 东契奇 步行者 马德里竞技 马刺 澳视体育台 乒乓球男单决赛直播今晚 nba直播回放 切尔西vs马竞 今晚篮球比赛直播哪个频道直播 球探比分足球即时比分下载软件 波尔蒂芒vs里斯本竞技 中国女篮今晚比赛直播 nba直播观看 国足最新比赛 麦迪精彩视频 意甲罗马最新新闻消息 科比追悼会时间 nba直播回放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足球最新转会 www.cctv5.com 腾讯nba在线直播无插件 西甲积分榜巴萨 雷霆公牛处罚结果 哈达威视频 热火险胜绿军东决3-1领先 国足公布6月世预赛29人名单 比利时vs克罗地亚预测 中国游泳队打破亚洲记录 杰森-威廉姆斯

Copyright © 2021-2024 24直播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2000560号-1